《岳阳楼记》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岳阳楼记》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岳阳楼记》说课稿1我说课的题目是岳阳楼记,我准备从文本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想、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文本分析
1.分析教材
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古代诗文,除最后一课是五言古诗外,其余四课均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痴情。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
2.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两个: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范仲淹及写作背景,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特色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一个重点是疏通文义。
本文语言内涵深刻,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领会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应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二、说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本文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法设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精神的发挥。而心理学研究又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所以又要不断的变换教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具体的教学手法我认为应以朗读为本。
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
四、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在疏通文义时,引导学生对照注释及借助工具书学习,采用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学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探究阅读法,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近景;
欣赏对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同学们,范希文是谁?后乐先忧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从对岳阳楼记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阳楼,典雅唯美的对联,创设出浓浓的文化氛围,从知识的角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先由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范仲淹的资料:可同桌之间交流,也可四人小组之间交流。
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呈现有关范仲淹的资料和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对作家生平的介绍、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感知,走进课文
1.朗读课文,初步把握从以下三个层面朗读感知文本:首先请同学们默读浏览课文,扫除阅读的文字障碍;然后听磁带中的录音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大致节奏和情感;最后在教师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的方法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情感”之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要教会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2.自读课文,疏通文义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交由班内讨论。
教师指导:
a.用“猜”“看”“查”的手段理解词义。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含义。
看:利用好课文下面的注释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关材料。
查:查字典,并且还要选准所需的义项文章读得多了,词语的积累越多,猜测正确率就越高,词典就会翻得越少。
b.采用卡片积累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多媒体呈现卡片)
设计意图: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新课标提出“评价学生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课堂检测,巩固基础
重在词义句义。
多媒体出示: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加点的词:谪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嘱予作文 巴陵胜状 墙倾楫摧 翔集 锦鳞 岸芷汀兰 尝求 或异二者之为。
翻译的句子:
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过练习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另外,也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研读课文,分析品味
1.岳阳楼的美景“前人之述备矣”,作者侧重于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入手刻画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说说三四两段所描绘的两幅画面魅力在何处?
教师指导:美读课文三四两段。先找出原文读一读,再探究思考。可以从内容感受和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研究。
设计意图:这两段是全文中写景最为精彩的部分。或阴冷或晴朗的画面,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对比强烈 ……此处隐藏19875个字……名篇究竟有那些独到之处呢?
带着此问题我将和学生一起对课文进行总结。本文从叙事缘由到写岳阳楼外景想到迁客骚人面对阴晴二景产生的悲喜之情,感慨他们以物喜以己悲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文因楼写,言从楼起,意在楼外,作者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作者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抒发了自己让人敬佩又让人感动的政治抱负,充分体现了本课的思想美。这个时候学生可能会质疑,本课的魅力仅仅是因为他的思想美吗?借此,我会引导学生从艺术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并说出本组找出的句子,之后我会对这些语句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带领感受骈散结合和对偶句式的艺术手法,体会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本课语言的节奏美。然后通过体会分析巧妙运用借代,拟人,比喻的句子,感受其有效渲染气氛,形象生动的修辞美。感受到正是本文的思想美和艺术美成就了这被无数人传诵的千古名篇。此环节我旨在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读,体会本文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深入探究是阅读探究的主体,此步骤我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从巴陵胜景,览物之情到文章的主旨,作者远大的志向,一步步走进《岳阳楼记》,使学生感受到《岳阳楼记》的魅力所在,从思想到艺术手法对岳阳楼记有一个理性认识。,是教学有序展开,突出教学重点,一步步化解难点。
为了巩固课文,进一步升华感情,拓展延伸环节我会以这样的话继续启发学生:在《岳阳楼记》中我们感受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面对人生的挫折与不幸他始终没有改变以天下为己任的准则。纵观历史,多少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杜甫贫困交加却仍大声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告诉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勉励自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为了国家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因为他们有着一颗高尚的心,心中承载着整个国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才有了今天我们整个民族的繁荣。成长的征程中,充满着艰辛与坎坷。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像那些古仁人一样练就一颗坚强的心,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世界强林之中。此环节意在通过音乐,图片和语言渲染气氛,以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事例使学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的借鉴,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我通过“辩论会”的作业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由书本向现实生活拓展,有助于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外阅读活动的设立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阅读量,以课文为原点形成阅读辐射,扩大学生阅读视野。
最后向大家介绍我的板书设计,我本节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采用演绎式板书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思想,突出教学内容,给学生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岳阳楼记》说课稿9亲爱的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我是56号,现在我来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岳阳楼记》(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和学法的指导与建议、教学过程的安排构想、板书的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岳阳楼记》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题展开。
《岳阳楼记》是一篇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主要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所产生的不同情感,勉励朋友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处境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2、对教材的处理:目标、重难点、课时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掌握重要加点的字词②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③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
由于本课出现了一些新的字词,并且文章的主旨是为了表现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①掌握重要的字词②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
由于初中二年级学生对于写作中的一些写法还不太熟练,对语言的运用还不够到位,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岳阳楼记》是一篇精读文章,篇幅较长,难点重点较多,所以我安排两个课时来学习。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问题讨论与讲解的教学方法,问题讨论与讲解法教师可以充分调动起课堂气氛,达到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效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师生共同讨论问题,学生具体回答问题,最后由老师做最后的讲解,让学生养成合作讨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以“讨论的方式引入我国的四大名楼的知识点”展开,消除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我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浩浩汤汤(由于表达的意思是水波浩荡的样子,因此“汤”读shang而不读tang),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借助教师的指导整体理解全文。
环节3:研读赏析
由学生阅读,教师提问,通过问题讨论讲析的方式展开对全文的研读与赏析,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且养成自主讨论问题的学习方式。
环节4:拓展延伸
由导语中中国的四大名楼引出对中国其它三大名楼的具体介绍,丰富学生的知识。
环节5:课后作业
由于本文要求全文背诵,且文章的主旨为体现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因此我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全面理解生字生词并背诵全文,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体会作者的政治主张,并写出自己对此的体会。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由于时间问题,不便在此一一列出,望各位见谅!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老师、各位同学!
文档为doc格式